近年來,張家港市司法行政系統在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全面推進“一個統籌、四大職能”工作布局,聚力開創高水平法治張家港建設新局面,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獻禮張家港建縣(市)60周年。在蘇州高質量發展考核中,張家港市法治建設考核連續3年名列第一;2021年市司法局獲評全省司法行政系統高質量發展先進單位。
▲“何阿姨”家事調解工作室化解矛盾糾紛
抓“規劃引領” 全面統籌推進法治建設
建立健全法治建設組織保障和工作體系,發揮好統籌協調功能,推動法治工作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茖W制定年度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要點和法治建設“十四五”規劃,修訂完善法治建設監測指標,將法治工作納入市委常委會年度工作要點、將“法治張家港建設專題培訓班”納入年度干部教育培訓計劃、將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納入市委理論中心組學習計劃,系統謀劃法治建設發展藍圖。持續組織實施“關愛民生法治行”項目,運用法治手段辦好民生實事。積極開展爭創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縣活動,獲評全省先進地區和單項優勝項目,“新時代行政執法規范化建設的探索與實踐”被推薦申報2021年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項目。規范政府行為,嚴格落實制定行政規范性文件和重大行政決策各項法定程序,實現重大民生行政決策民意調查工作全覆蓋。落實行政復議體制改革,完成行政復議職責的統一行使。強化行政復議工作規范化建設,全面落實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制度。開展行政復議委員會換屆工作,廣泛吸收學者、律師參與重大案件審理。持續夯實監督工作基礎。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基層行政執法監督職能的實施意見》,構建“司法行政+主管部門+鄉鎮(街道)”的多維基層綜合執法監督模式,實現執法監督體系市、鎮(街)全覆蓋。開展重點領域專項執法督查,實行執法案卷“季度評查”制度。我局被司法部列為省市縣鄉四級行政執法協調監督工作體系建設試點單位。
▲執法人員進行公共場所監督檢查
抓“創新供給” 加大服務發展法治保障
大力推進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保障“一網通辦”改革,及時完成外商投資等規范性文件的清理,為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大法治支撐。推進企業合規建設試點,相關經驗獲司法部肯定,在蘇州首發《涉企行政合規指導清單》3批230項。嚴格執行涉企“免罰輕罰”清單,全面推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連續6年開展“法企同行”系列活動,圍繞“律政先鋒領航行動”,搭建涉企法律咨詢綜合服務平臺,開展“企業成長?法典相伴”、百名黨員律師進千企專項法律服務活動。創新推出“金牌律師進紅堡”、進產業園、“產業鏈+法律服務”等服務項目,持續加大法律服務供給。創新“律管家”志愿服務,引導律師行業主動參與依法治企服務。開展“小微企業法律服務月”活動,企業合規講師團、“先鋒律管家”舉辦講座培訓,全面提升企業法律意識。大力推進法律援助工作,積極參與“一站式”刑拘直訴和刑事案件律師辯護全覆蓋試點,推進律師見證犯罪嫌疑人簽署認罪認罰具結書工作。推出實習律師進法援實踐制度,研發法援考試系統微信小程序,提升法律援助工作水平。全省率先開展法律援助“負面清單”試點,參與起草全國、全省負面清單評估指引。新建33人法律援助律師團,構建基層法律援助案件無障礙通道。穩步推進法律援助工作站點建設,目前新建退役軍人法律援助工作站等3個站點,另有3個在建。2021年,市法援中心被司法部表彰為“法援惠民生 扶貧奔小康”品牌活動表現突出單位,被省司法廳評為全省法律援助工作先進集體和新時代江蘇司法為民好榜樣。
▲“法律明白人”送法入戶
▲深耕“援法議事”助力基層治理
抓“基層治理” 堅決守好平安建設陣地
年度梳理150項重點普法工作,制定“三單兩書”和“誰執法誰普法”履職評議報告制度,健全普法責任制。做好做強“法治的力量”法治文化惠民工程等普法品牌,加強民法典主題宣傳教育,依托市法治宣傳教育中心建成未成年人、職工法治教育基地和法律明白人培育實訓基地,截至8月共接待逾7000人次。加強基層民主法治建設,建成126家省級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及永聯村、長江村、善港村3家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v深推進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推進非訴糾紛解決機制建設,設立市鎮兩級非訴訟服務中心和法院非訴分中心,建成醫患、物業、價格、婚姻家庭、退役軍人事務等12家行業性專業性人民調解委員會,設立老倪調解事務所、老張調解工作室、動遷矛盾糾紛調解室等25個特色調解平臺,建立公調、訴調、檢調對接工作機制,成立涉企矛盾糾紛調解專家庫;創新“公共法律服務進網格”工作模式,培育2000余名“法律明白人”,遴選符合條件的網格員兼任人民調解員,251個村(社區)“一對一”配置法律顧問,實現“網格+律師、網格+調解、網格+普法”模式。筑牢“特殊人群”管控體系,全省首創“亮燈”錯時點驗制度,首推“積分制”管理,首個出臺《社區矯正對象法定不批準出境通報備案工作實施辦法》;推動社區矯正中心爭創國家級“智慧矯正中心”,2021年順利通過省級驗收,不斷提升社區矯正對象矯治效能。嚴格落實刑滿釋放人員“必接必送”制,開展幫困扶貧系列活動。推廣監獄遠程視頻會見,做好疫情期間在監服刑人員關愛。樹立后續照管典型培育對象,后續照管率和操守保持率100%。
▲市律師行業黨委與安徽商會黨支部簽訂“律管家”法律服務協議書
抓“固本強基” 扎實推進人才隊伍建設
建強工作隊伍,以全面開展隊伍教育整頓為著力點,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努力鍛造過硬司法行政隊伍。通過自查自糾、重點案件評查、行業突出問題專項治理、“三個規定”宣講、“政治忠誠”剖析等,嚴格落實教育整頓查糾整改。堅持“當下治”與“長久立”相結合,建立健全各項制度,促進教育整頓成果及時轉化。在全系統深入推進“兩在兩同”建新功行動,部署實施8項“我為群眾辦實事”項目,推出公證便民服務十項舉措,增強群眾法治獲得感。夯實基層陣地,開展司法所分類定級,全市司法所按標準分類建設率達100%,建成楊舍、錦豐2個大型司法所。錦豐司法所獲評全國模范司法所,南豐司法所獲評江蘇省優秀司法所。構建高效運轉的指揮體系。疫情期間迅速成立“法潤沙洲 防疫先鋒”行動支部,全力做好集中醫學隔離觀察點、卡口碼頭、村(社區)疫情防控保障工作。圍繞做好黨的二十大安保維穩工作,進一步完善指揮中心實戰運行機制,落實應急值守任務,實現突發問題快速響應、及時處置。
(圖文來源:市司法局)